塑胶跑道的历史并不是太长,到现在也只是仅仅几十年的历史,但是因为其良好的实用性、耐用性应用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,慢慢成为现代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场地设施。之前除了用于国际比赛的场地外,95%以上的运动场跑道仍然是煤渣跑道,既不利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竞赛水平发挥,又易造成体育环境的污染。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,国际田联最近明确规定:“凡举办奥运会、世界锦标赛、世界杯赛和国际田联承认的各项比赛,只准在国际标准的人工合成跑道上举行。”
塑胶跑道也称“塔当”跑道,由聚氨酯材料制成。1937年德国化学家拜尔发现异氰酸酯与氢的聚合反应,从此将聚氨酯引进了现代化学工业。这种合成材料的许多性能优于天然橡胶和塑料,无论强力、硬度、弹性的可调范围都更宽泛,一时成为建筑界的新宠。
1961年,美国明尼苏达的“3M”公司铺设了第一条200米聚氨酯跑道,不过那是为赛马使用的。1963年聚氨酯跑道开始用于田径比赛并立刻引起各国重视,国际奥委会很快正式承认了这一“新生事物”,墨西哥奥运会之后,塑胶跑道便成为国际田径比赛必备的基本设施了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008年中国·北京第29届奥运会和2009年德国·柏林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主场馆跑道均为预制型塑胶跑道,代表塑胶跑道的最新发展方向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世界各国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竞赛成绩的不断提高,竞赛激烈程度不断加大,对有利于提高竞赛成绩的塑胶跑道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、越来越严格。
至今为止,塑胶跑道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标志性建筑。塑胶跑道铺设后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效果:富有轻微弹性的胶面、草皮,使学生或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,提高了运动成绩;同时杜绝了在剧烈运动中容易产生的磕碰、摔伤等伤害事故;对于减少运动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,改善运动环境更有积极意义;学校田径场的巨大变化对校园环境起了美化、净化作用,成为了各个学校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